2000年进入家装行业,2007年成立上海荣昕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合并易路设计,同年注册了“易路荣昕®”家装商标,变革传统的家装行业模式,把装修推向品牌化、正规化、专业化。
自开创以来一直坚持自有工人体制,严格按照公司工艺标准来施工,依靠特有的施工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的服务在业内积累起良好的信誉,在装修口碑方面一直领先同行,回头客占比达65%以上。
总部2007-2018年共完成3861个家庭装修工程,并以每年约10%的速度实现稳步增长,2015年荣昕公司共完成960处工程,达到荣昕公司所能同时控制管理的临界点,2016年3-6月大刀阔斧关掉工装和整装店聚焦家装,同时聘请知名资深设计师,易路荣昕品牌获得质的飞跃。
2016年7月实行团队责任制为施工保驾护航。每个工程项目配备1-2个设计师和5-8个人组成的施工团队,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人性化服务。我们立志于了解用户最基本的需求,秉承着以超高性价比的无隐患装修工程换取每个家庭的青睐的理念推动公司的稳步发展。
以上这些是在易路荣昕官网品牌页里面看到的关于易路荣昕的介绍,今天上海装修网专访上海易路荣昕联合设计装潢公司创始人高名哲先生,作为易路荣昕总经理,资深室内设计师,易路荣昕家装模式灵魂人物,上海第一批自有工程队掌舵人这四重身份的联合创始人,且听高名哲先生如何看待易路荣昕这样一家在沪上小有口碑名气存在了快20年的装修公司。
采访地点:易路荣昕静安总部高总办公室
采访对象:高名哲先生(上海易路荣昕联合设计装潢公司合伙创始人)
擅长风格:欧式、现代简约、新中式
擅长空间:家居住宅、别墅豪宅、二手房改造
设计观点:设计以人为本,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再融入独有的美感就会促成一部佳作。
最近设计案例:
汇龙新城-现代极简160平
水语人家-现代轻奢152平
水清木华-简美风格144平
首创禧悦-现代新中式120平
永和一村-现代简约108平
问题一:高总,您好!听说您2000年就进入了家装行业,那这么算来也有20年的历史了,能简单和我们说一下易路荣昕这个品牌的的发展历程吗?
我们是2000年进入装修这个市场,当时我们是闸北的分公司,因为分公司没有主导权,所以我们是在06年就已经着手注册我们自己现在这个公司,这个品牌。我们07年基本上是完全独立出来,注册成立了荣昕装潢, 09年和易路合并更名为现在的易路荣昕,同年把品牌也给注册下来,所以我们基本上也是按照品牌路线来进行打造易路荣昕。
问题二:现在好多装修公司啥业务都做,为什么易路荣昕官网上介绍说只专注于做家庭装修?
刚开始我们独立出来做的时候可能涉及到业务比较广,从家庭装修,局部装修,单位装修到整装都有,可能涉及到的业务比较杂比较多,在16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重大的一个决定只保留核心的家庭装修业务,因为是这么多年做下来,我们从07年到16年,易路荣昕品牌提升得太慢了,研究出问题就是因为做得太杂,没有凸出核心业务,还有包括我们之前的整装涉及到业务量猛增,管理明显的感觉跟不上,对品牌有一定的伤害性,所以我们16年在决策的时候保留了我们单一的家庭装修这一个项目,其他的从整装到工装全部把它给关掉,那么这样子的话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在家庭装修这一块,专注家装凸出核心。
为什么我们决定只做家庭装修呢?是因为在施工这块,我们虽然将近10年的时间当中没有把品牌的高度给提升上来,但是我们对整个施工架构的建设,管理是做得非常好的,这是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先天性优势,我们找到了这个突破口,单纯施工做得好,他还是没用。所以我们在设计这块进行了引入式人才快速提升,就是我们后来请了一些设计比较优秀,有一些作品做得非常好的设计师,把设计给上去提。只有是好的设计才能出来好的作品,再加上我们这个施工,他是完美的这么一个结合。
问题三:您一直强调易路荣昕是自有工人,请问这个很重要吗?还有易路荣昕是怎么管理这些工人的呢?当前上海装修市场为什么没有普遍采用这种模式呢?
施工这块是这样你在外面临时去拉的一拨人和自己的原套人马自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他区别在哪里呢。如果我们临时在外面拉一波人进来把事情给他做掉,那么就是说他做这个事情纯粹是一个利益交换,就是他来把这个事情做完,做完之后他拿到他约定的报酬、这个交易就两清了。至于后面有没有什么后遗症或者有没有什么不好,那么和他就没有关系了,这是一个结果。那么在过程当中他服务的这种态度和会不会维护公司的这个品牌形象,这个都是有一定性的这种差异性。你自己的人,你包括我们现在自己的小团体,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维护我们这个品牌形象,因为这个品牌不是靠一张嘴在说,他是通过很多细节,在施工当中,细节的地方要去把控,还要保持美观,不但是面做的好看,还有就是后面的几年,3年,5年,8年质量要稳定,做的不好后遗症后面会慢慢显现出来,我们自己人就会把这些问题尽量把他给杜绝掉,如果你把他处理不好,做得不是很到位,一般5,6年后这种问题反映得就非常明显,而且还比较多。表面有问题还好点,可以把它拿掉换掉。像这种水和电,淋浴房的,像这种防水要出了问题就是直接影响我们正常这个生活。还要自己人服务态度是明显有区别。你自己人他会考虑到很多细节,不只是在维护客户服务的这个态度的层面上,本身这个质量的把控上他都是把关得比较多。而且我们在这个的时候,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们施工人员进入现场的第一时间是要把房子整体诊断一下,如果哪些地方不是很好,要预防式的去解决一些问题,他会把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来给到客户,用他自己专业的方法告诉客户,我们目前房子的情况是怎么样,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去做。他的作用是在哪里。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是和客户有这么一个商议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说自有工人自己原套的人马他考虑的所有的问题就是比较多,你所谓的这种外包和这种临时拉的,他也不会考虑这么长远,就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掉,他是一种交易的过程的。所以说人员是自己的人员和外面临时拉的人这区别他还是比较大的。
易路荣昕管理工人的方法和办法我们也是一路摸索,历了几次升级,从以前多付工资,到人情管理啊都有尝试过了,现在我们采取绩效打分制管理,就是我们以每个工地为一个团体,如果业主给项目经理和工人差评的话,他们的奖金是有影响的。实行相互牵制责任制,也就是电、泥、木、油四大工种不再是各自只管自己的,如果木工看到水电没做好也是要提醒的,贴砖看到木工没做好的也要及时提醒,他们都是一个整体,不是自己做好了就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还有我们现在一共有62个工人,我们每年会拿出利润的百分比奖励给业主反馈好的施人员,这样只要制度完善在加上利益诱导才能达到预期结果。如果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手艺差他会被制度淘汰的。
至于为什么上海装修市场没有普遍采用这种自有工人的模式,是因为我们这种模式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对公司来讲不能做量化、这种施工人员一定不会太多、因为人多无法达到极致。所有量化公司都是面临管理问题,要么就是麻木无视。我们就是一个小架构这个团体,连管理的人在内一共才62个人,所以做不了量。只有那种外包转包的公司可以无限扩展业务量。我们人少所以把模式反过来做,就是我们自己建立了一整套完善架构,比如从设计到预算成本、到施工把控、到完善售后。施工我们比较有优势因为从2007年到2016我们品牌没有做到预期的高度、但是施工人员和管理架构我们搭建的非常好、16年我们推出绩效管理、17年推出2套价格标准实行反匹配模式,18年推出团体责任制。因为我们施工团体比较小所以我们放弃了量,这样我们配套设计师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目前设计师连助理加起来才十几个人、所以我们采取反匹配针对性服务、所有精力都放在准客户设计上面,还有就是我们把标准做好让客户来选择我们,绝不用任何营销方式来签约客户、这样能避免很多争议,施工标准我们花了近十年才搭建完善,预算标准比较快就花了一年多就搭建完成了,因为毕竟我们还是有这么多年的装修经验的吗,我们把有名气的材料品牌首先进行筛选,然后在和品牌逐一进行谈判明确利益点和责任划分,我们选品牌也是有标准的,一个是品牌本身在市场是一定占有率和客户对它有一定认可度,第二这个品牌自己对他的品牌的形象维护和他的售后都能跟的上来,第三他还有一定性的性价比,我们结合这几点,来和品牌进行谈判。在每个单项的材料里面,我们一般都会选市面上比较主流品牌,我们最终会选择一家到两家下来合作。我们服务客户很有针对性,那就是易路荣昕只服务中端,中高端追求个性化装修的客户群。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他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其实我们从07年独立出来,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把这个品牌和他给做出来,因为你只有品牌做出来以后在以后的这个市场里面才能生存下去,但是品牌不是通过广告,他是通过自己维护和打造出来的。你说一个客户在选一家装修公司的时候,他2家的价格我打比方是一样的,他肯定会选择一家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品牌口碑的装修公司,所以说这个品牌的至关重要性就是在这里,我们为了建立这个品牌,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我们的人员,整个的架构搭建。其实这个搭建当中还包括管理工具,我们的制度,我们人员的整体培训,还有我们自己要明确品牌的目标,大家都是很清楚,大家一起往上面去走。
问题四:高总,看你们的大众点评上您出现的概率也很高,是作为设计师的角色。请问您对“设计师”是怎么理解的呢?
设计师的角色,我是这么认为。在易路荣昕设计不会只作为一个收费窗口,我们的设计师是要有一定性的作为的,我们收了这个设计费,我们一定要帮业主解决掉设计上碰到的问题,一般常规来讲业主比较困惑的在设计当中,这种房屋的动线是不是合理,房子的这种储物的收纳空间是不是够,整个的空间是不是压抑需要空间释放。我们常规性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师一般会根据不同的户型会给他一个不同的一个合理方案,比如小户型我们基本上就是按照这种温馨的设计风格去走,一般正常的在这个设计里面我们抓住几个要点,一个是动线的合理安排,空间的延伸和收纳空间的这个增加,还有这个色彩搭配和家具比例的把控。其实也就是这么样几个主要的几个方面,色彩搭配我们一般是以渐变为主,我们的地面,踢脚线,木门墙面到顶面我们是地面比较深一点点,慢慢往上比较偏淡一点点,这个是常规性的渐变,也是常用手法。也有可能偶尔会有一些反过来做,但是这个是有特殊的要求的。第二个呢就是说我们在整个屋子硬装这块色彩搭配好,然后在软装上门,柜体的,门板的颜色和我们这个一定要保持一致。他的软装里面沙发里面包括窗帘这些从比例的这种把控和色彩的把控,如果这些都把控得比较好,他整个的感觉肯定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说在我们公司有一个规定就是说这种短时间没有一定性设计能力的,我们不把他定义成设计师,一般在5年以上设计经验我们才把他才定义为设计师,只有设计师才能面对客户,其他都是以设计助理和助理为主。我们现在的设计师只有十几个人,其实我们真正面对客户的只有5个人,因为设计师他要帮助客户解决很多装修上面的一些问题,这里面就是刚才我所说到的这一些。在设计这块我是这么认为,因为设计是永远是驾驭在施工之上的,所以说设计师他一定要有能力而且还要有经验。
问题五:在易路荣昕官网上我看到您有这么四个身份,易路荣昕总经理,资深室内设计师,易路荣昕家装模式灵魂人物,上海第一批自有工程队掌舵人。请问您对这四重身份是怎么看的,您自己更在意的是哪一个身份?
四重身份吧,易路荣昕的总经理,我认为总经理,这个带头人吧,总归有人在前面去,走在前面。然后带个头吧,其实真正的以前的这个架构的还是以为我们张总他搭建起来的,然后在设计设计师这块呢,因为,这个还是有一些优势,因为在之前我本身一直就是在以设计为主,而且在设计这块我们一直做了可能有将近7,8年的时间纯粹就是做设计,但是我们做的时候还同时在管理一些施工上面的一些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积累了很多这个上面的一些经验。至于说这个灵魂人物,我也不敢说是什么灵魂人物,但是作为我来讲,在设计和施工这块我一直100%没丢、还在辅助其它设计师、一来辅助他们成长、(自己培养的人和招聘来了还是有区别的),还有施工这一块和项目经理保持常态沟通,我认为管理层一是理性二自己要懂行、而且市场还一直在变我们也一直在学习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生存下去,有些事一定要亲生经历来体验和摸索,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只浮在表层,一定要落实。
在上海第一个自有工程队掌舵人,这个可能和我们这个架构有点关系,因为我们这么多年吧,从刚开始包括我们各个项目经理,都是以前我们公司的主要骨干,他们每一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一个主要的工作的一块,比如说是木工,泥工,油漆工,他们基本上是每个人各自负责一块。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其实他们工作的这个量比现在我们工人的量也要大,虽然他们那个时候只是做自己的其中的一个项目,同时他们要管很多的事情,工地交到到他们手上,不但把自己分内事做好还要负责前后工种衔接和杂事处理,都是自发的,其实也担负着现在这个项目经理的角色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自己要每个项目自己要去做,这几年我们因为这个公司在发展,把勤快、机灵、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贴心、挑出来负责项目,所以在我们易路荣昕项目经理的权限比较大他们管的也比较多,其实之前他们也肩负着项目管理的工作。跟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和半路招聘来的还是有有一点区别。我们整个团体的方向非常明确要把品牌做出来、因为做的好大家一起收益,大家都在一起维护这个公司这个品牌,我们一起在往前去走,只有说我们这个品牌走到我们预设的一定这个高度,我们才算真正的成功了。
好的,谢谢高总接受我们上海装修网的专访分享让我们知道了好的装修不但需要好的设计师,还需要靠谱的施工队伍来实现设计师的想法。优质的设计师+自己的施工队伍+多年摸索出来的管理制度+专业化管理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好的装修效果,让客户省心,相信这些也可以给需要装修的客户们遇到上海装修公司哪家好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作为一些挑选装修公司的参考,谢谢!